需留心一下身邊的食品包裝,會發現伊利牛奶、匯源果汁的包裝內膜,離不開高端聚乙烯商品。在液體無菌包裝范疇,包裝內膜要與飲料直接觸摸,既不能影響飲料的口味,要經過有關天地食物衛生認證。
為此,國內各食品企業多采取進口的聚乙烯商品作為包裝質料。而今,祥云公司在國內飲料包裝商場的占有率達90%,而祥云每年的聚乙烯商品需求量超出七萬噸,且合座從美國、韓國進口。
石化的老高壓裝置,1976年開端“執役”,一年能出產一十二萬噸聚乙烯商品,但首要用于出產編織袋、紙、便当面包裝袋等,未翻開飲料包裝內膜商場。跟著中東乙烯項目的開車,亞洲聚乙烯商場的競賽劇烈。為了突出重圍,用高端拳頭商品打天下,2007年起,石化把方針瞄準了高端聚乙烯商場這一國內空缺。
“低密度聚乙烯產品對出產功率、口感和熔點有著很高需求。”石化樹脂运用研討所研討三室主任陳青葵說。他手里拿著的那本100多頁的「產品質量需求」,是祥云公司供应給他們的僅有指導規范,而要達一個個大項下列出的許多規范,须要對多個難題進行攻關。